济南华山风景区(五)——华泉
千年风流今无迹
岁月苍桑池水间
奋涌瑶池映华山
湿地环绕何时见

华泉位于华山风景区华阳宫南侧,因临华不注山而得名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有“华不注泉,方圆百步”的记载。宋代文学家曾巩的《登华山》中有“丑父遗忠无处问,空余一掬野泉甘”的诗句。
明末《历乘》载"今竭"。民初《续修历城县志》称:"华不注山下泉源灌注陂地,交属荷稻之利,村民赖之。"清代乾隆年间济南诗人朱曾传诗说:"华山高高白云流,华泉脉脉绿波柔。"据清道光《济南金石志》记载,清嘉庆十九年尚有华泉石刻,为正书,"在华山下泉井上"。如今华泉又淤塞,其迹难辨。位于华山(古称"华不注山")南侧山脚下,也称华水,因华山得名。战国时期的《春秋左传•成公二年》即有记载。北魏《水经注》亦载:华泉,在"华不注山下也"。元《齐乘》说:"山前道院中有石刻太白诸贤诗,院前即华泉。"古时,此泉很大,华山之阳偏东有华山湖,又叫金光湖,在早也称广平湖,现存水域二亩余,其水甚清,植有荷莲,华山倒影入波,充满诗意。相传这湖便是由"方圆百步"的华泉水形成的。目前,华泉经历了喷涌、淤塞、复涌、再淤塞的过程。泉池长15米,宽9米,深2米。一池清水,平明如镜,孤山及古庙倒影,与鱼池、荷塘相互映衬,别具风姿。